返回

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8章 有什么好处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来书店之前,小满才赚了十五两。

    “你们家种地能供得起你们两人读书吗?”

    “可以啊,先生收的束脩很少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脆生生应道。

    一旁的李初元道:“家里愿意供我们读书,村里其他人本来也读书的,天旱后家里人就把他们喊回去帮忙种地。”

    “爹说明年会大旱,收成更少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忧思起来。

    王公子错愕:“你爹能看出明年的天气?”

    “我爹是干庄稼的老把式!”

    陈小满骄傲道。

    爹说下半年没雨,到现在还没下呢。

    李初元倒是没她这么护着自家人,还道:“村里老人一块儿看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爹也看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反正爹很厉害。

    王公子心下一动:“你们村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“爹和村里人商量,这两年收的粮食都不卖,要留着自家吃。”

    陈小满丝毫不瞒着。

    夏收时,老李头就跟村里老人商议过。

    家家勒紧裤腰带,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,把粮食攒着,若是明年年成差了,总不至于饿死。

    老李家收的就有高粱,可老李头舍不得用来酿酒。

    万一明年收成不好,粮食不够吃,高粱又被酿酒了,那全家得饿肚子。

    “若你们庄户人家都不卖粮,粮价岂不是要涨了?”

    王公子脸色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李初元便道:“这该是县太爷考虑的事。”

    王公子反问: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县太爷是父母官,该保一方百姓平安。”

    李初元理所当然道。

    陈小满道:“县太爷不会种地,肯定不知道收成减少。”

    “县太爷不该在县衙坐着,他要去山野田间走访,关心百姓的生活呀。”

    王公子:“这是谁教你的?”

    “圣人有云,为官当清慎勤。”

    李初元朗声道。

    王公子深深看向李初元。

    如此幼童,竟有如此思想,百年难得一见呐。

    “小友所言甚是。”

    “县太爷不知道大旱,又没去乡野田间看过,明年粮价涨得大家都吃不上饭怎么办?”

    陈小满忧心忡忡:“要不我们去县衙找县太爷,把这事告诉他吧?”

    王公子好笑。

    平常百姓恨不能绕着县衙走,她倒是大胆,还主动往上凑。


第178章 有什么好处?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